孩子感统失调的“真凶“,竟是家长常做的5件事
0-12岁是儿童感统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而家庭又是孩子早期成长的主战场,所以,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孩子感觉统合发展的状态。
有相当多的孩子,本身感觉统合的发展并没有问题,但却因为家长的错误带养,或家庭当中的一些不利因素而逐渐表现出了感统失调,甚至越来越严重。
所以,现在我们就主要来讲解一下家庭环境与儿童感统失调的关系。
小家庭化-导致孩子感觉学习不足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造就了无数个独生子女家庭。
这种情况,导致孩子能够接触到的人,尤其是同龄人非常有限,能够获得的感觉刺激也非常有限。
比如,以前的多子女家庭,一群孩子日日在一起嬉戏打闹,身体接触非常多,而现在的孩子,除了父母或祖父母,很少接触到外人。
尤其上班一族的父母,经常早出晚归,另外还有一些全职妈妈,常常忙于家务而无暇陪伴孩子,这些都会造成孩子早期感觉学习不足,尤其是触觉学习不足。
而我们都知道,触觉是神经体系最重要的“营养”,触觉“营养”不足,孩子很容易出现情绪方面的问题。
家长过分讲究卫生-导致孩子感觉学习受限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品质普遍有所提高,家长们对孩子的穿着卫生也是非常重视。
但因为孩子们穿得整洁卫生了,家长就不愿意再让他们去玩耍或摆弄那些容易把他们身上弄脏的东西,比如沙土,比如水,甚至连路边的栏杆都不许摸一下。
各种各样的限制,导致孩子的感觉学习也大大受限。而在6岁之前,孩子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丰富的感觉刺激,他的大脑怎么有机会在不断整合加工处理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良好的感觉统合能力?
家长过分溺爱-爬行不足造成的感统失调。
来自家人的关爱,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动力。但是,如果这关爱过了量,就会成为孩子成长的最大阻力。
比如,现在的很多家庭,几个大人一起照顾一个或两个孩子,对孩子那叫一个呵护备至,能抱着绝不让孩子坐着、爬着。
孩子的爬行属于人体控制运动的本能发展,当孩子的脑部发育到达一定程度,周边神经系统连结也达到阶段性需要,脑神经及肌肉协调都足够成熟,又没有外力限制的时候,宝宝自然就开始学爬行。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怕孩子磕着碰着而不让孩子爬,就容易造成孩子感觉统合失调。
过早对孩子进行认知性教育-违背孩子感统发展自然规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所以,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在打着为孩子未来做打算的旗号,过早地(6岁之前),强迫孩子接受繁重的认知性教育。
然而,6岁之前,孩子的大脑主要是一部感觉处理的机器,孩子必须要亲身体验各种感觉信息,才能促使大脑在感觉刺激的作用下实现神经网络的连结,并顺应性地做出动作反应,也就是说,6岁之前,主要是“感觉-动作”组合发展的阶段。
只有让孩子充分地去听,去看,去做,去感受各种各样的事物,才能实现大脑感觉统合的良好运作,为日后的读书,写字奠定基础。
可是,如果孩子在六岁之前,经常都是被要求认字,学数数,背古诗,那么,他还哪里有机会去实现”感觉—动作“组合的发展?
而感觉统合是孩子一切能力发展的根本,孩子感统能力有欠缺,如何在六岁之后的学龄期更有效地进行高层次的认知活动?
所以,家长过早对孩子进行认知性教育,不但无助于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反倒是违背孩子感统发展的自然规律,属于本末倒置,最终要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不限时间-妨碍孩子感觉统合正常发展
电视、电脑、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几乎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标配,有些长时间看电视,看手机的孩子,因为眼睛一直追随屏幕上跳动的画面,眼部肌张力一直处于比较高的状态,当他转而去观看周围静态的环境时,就会不适应,容易变得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又比如,孩子看电视,看手机属于被动接收信息,时间长了,孩子的大脑就会习惯这种信息接收形式,而不能再很好地主动地去接收外部信息,如此,当然不利于大脑神经系统的发展。
总而言之,家庭是孩子早期教育的主战场,家长是孩子的首席教育官,倘若家长不能为孩子创造和谐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身心发展障碍。
上面的几种错误的带养方式,你中了几个?当孩子感统失调时,往往会有以下几个的表现。

① 情绪不稳定,不喜欢被触碰,容易紧张,爱哭,害怕人多的地方,甚至不愿上学;
② 有分离焦虑,孤僻,不会交朋友,爱惹人,粘人,固执,缺乏耐心和恒心;
最新资讯
- 新·保健 丨知营养 会运动 防肥胖 促健康——新塍幼儿园5.20营养日宣传
- 武汉分公司组织开展 “关爱你我 健康荆楚行”主题安全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培训
- 健康养生丨上厕所时,若有这种异常,可能是体内尿酸高了,需及时控制!
- 今日小满|炎夏正式来临,如何养生保健?最全的小满习俗养生指南送给你,请收好!
- 倾听一刻钟 运动一小时——海宁小学心理健康亲子活动倡议书
- 小满——节气养生
- 坚持每天跑步,可以降血脂吗?医生给出答案
- |跑步完全指南|有效避免80%的跑步伤痛..
- 【二十四节气养生· 小满】小满初晴麦气薰
- 小满 · 养生原则
- 跑步减肥的注意事项
- 每周养生huati
- 60岁大妈晨练时去世,如此锻炼,就是在嫌命长!
- 抢疯了!这份《100个四季养生食疗方》太有用了!照着吃出健康,益寿延年,千万别错过!
- 这几条科学运动原则你不懂,运动再多也白费!
热门新闻
猜你喜欢
- 宾阳人挺住!一个坏消息来了…
- 年纪大了,总是醒得早,觉少,怎么回事?是人老了的正常现象?
- 新型电子警察,竟藏在指示牌背面!?
- 宣战污染:点名7家企业!生态环境部公布首批排污许可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 子宫内膜薄是怎么回事?
- 最新游戏个性签名霸气十足 我是人你是狗怎能陪我一起走
- 【好消息!】种牙补贴今起申领,进口种植牙补贴后低至2980元/颗……
- 肾不好,身体会有6个“征兆”,不妨自查一下,判断肾脏是否健康
- 绍兴出了一位院士!竟来自这所普通高中!
- 告诉大家:“天然胰岛素”被公布,吃一口相当于8斤苦瓜,或能助你血糖平稳
- 诱发阴道炎的“元凶”竟有5个,看看你中招了没
- 阴道里面痒是怎么回事?原来是这样......
- 好消息!利辛人!表决通过!延长!
- 案件曝光 |山亭区市场监管局公布第26批典型案件
- 定了!2021社保又有新变化了
- 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怎么回事?这些情况要做肠镜!
- 【美好生活·家庭教育】孙云晓:好父母都有哪些重要特点?具备这12个字就够了
- 日军叫嚣专打386旅?原因竟是陈赓用“错地图”作战,歼灭1500人
- 太原兼职消息(11.19发布)
- 这个小小的“天花板”里,竟藏着“大唐盛世”的银河与星空!?
- 大好消息!湖南即将全面爆发!住在娄底的人有福了
- 退休金将持续上调2022年?迎接2大好消息,4类人的钱要上涨!
- 2022年台州市政府民生实事初选项目公布,团团喊你来投票!
- 最近和猫咪很来电,撸猫被电怎么回事?
- 愤怒!未成年人竟被诱骗吸毒,这些“套路”一定要知道
- 酒仙桥一少年欲跳桥!原因竟是这样...
- 憋尿也会造成生命危险?别不把尿尿当回事儿
- 落枕、经常觉得脖子痛到底咋回事?
- “妈妈第一次出国,竟是参加你的葬礼...”郑少雄追悼会上,母亲发言令人痛心
- 九月份,社保迎来三个新消息,部分退休老人养老金将有新变化
-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中医音乐疗法竟如此神奇,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 鄂尔多斯大剧院12月演出公布,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 吴忠市民领取"免费"的电饭煲,竟花70余万元!
- 十堰姑娘去买鹅绒被,店员竟劝她先别买!原因是...
- 区块链赋能未来,国内首个开源跨链协议公布
- 咋回事?多名男公务员收到与不明女子的“艳照”...
- 金正大集团CEO李玉晓:我们有一支打不垮的团队
- 一代女神林青霞带女儿逛街,竟偷偷买下了这样东西!
- 河池一奔驰“大佬”被碰刮后竟分文不取一走了之
- 美格医学堂| 看似呆萌的竹鼠体内竟藏有“食人菌”,一不留神随时致命?
- 刚刚!该地区可提前查询成绩啦!
- “妈妈第一次出国,竟是参加你的葬礼……”24岁中国留学生追悼会在芝加哥大学举行,母亲哽咽发言
- 【案例分析】消费不足十元,超市刷卡竟遭拒?
- 别生吃!90后女子体内取出2条活虫,竟是它惹得祸!仙桃很常见
- 名单公布!沂源5个村入选!有你村吗?
- 菏泽张XX,在宾馆强奸一女孩后,竟被3名“00”后…
- 台老人杨振明教授突然公布,震惊国人!!
- 男女相处,男人心里有了人,会用两种状态暗示你,很明显
- 点这里,有个好工作等着你
- 澳迷你集装箱屋售价竟超百万!广受买家追捧
- 社保缴费年限和工作年限有什么区别?决定什么待遇?
- 哪里查iso认证_ISO认证哪里查询
- 我为群众办实事:79岁老人的借款有了着落……
- 年薪30万起,全部有编!不限专业!想拿铁饭碗的稳了!
- 2021年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开始,今年有5种方式,错过将停发
- 区人大换届选举选民榜公布了!
- 才过到11月,今年就有9位熟悉的艺人永远离开人间,名单曝光
- 好消息!国家对独生子女开发补贴,最多领取金额过万
- 退休人员注意,养老金又有“新变化”,这次所有人标准统一
- 书中果真有黄金屋!培诺三剑客斩获7000英镑格拉斯哥奖学金,羡煞旁人!
- 奶奶寿宴,大女婿二女婿开豪车,穷女婿竟问:我开飞机停哪?
- 2021年有好消息,养老金多了一笔钱,补发上涨的养老金金额_退休金
- 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两起行刑衔接典型案例
- 养老金要重算?平均工资公布后,有人养老费又涨了,有你吗?